4月22日,由恒卓光伏主办的“2025光伏高效电池、组件封装与可靠性技术大会”在苏州成功举行。华晟新能源作为特别支持单位深度参与,期间,公司首席科学家王文静博士发表了《异质结电池的提效技术进展》主题演讲,并在“光伏未来3-5年技术趋势展望”高峰对话中,系统阐述了异质结技术产业化成果与行业破局路径,展现了异质结光伏领军企业的技术担当与产业视野。
从实验室到全球产能榜首:华晟异质结重塑产业格局
异质结不仅是技术路线的优选,更是中国光伏产业自主创新的里程碑。王文静在演讲开篇介绍道,华晟新能源自成立以来,以几何级数的产能增速刷新了异质结产业化纪录:2021年首条500MW产线投产,2023年启动13GW+项目扩产,2024年实现20GW+项目满产,稳居全球异质结领域产能榜首。
技术突破的背后是持续迭代的硬核实力。通过微晶工艺优化、110微米超薄硅片量产及0BB技术导入,华晟异质结量产电池效率从24.5%跃升至25.5%+;此外,华晟异质结-钙钛矿叠层电池研发效率达32%,210H尺寸效率超27%,量产设备单机验证通过,为突破30%效率极限奠定基础。“异质结的开放性与叠层技术的兼容性,使其成为光伏效率跃升的最佳平台。”王文静强调。
生态级降本:从材料革命到产业链共振
面对行业关注的成本挑战,华晟以“材料替代+工艺重构”双轨策略实现破局。通过银铜浆料全面导入与0BB技术规模化应用,单瓦银耗从20mg/W降至7mg/W,并计划年内进一步压缩至5mg/W以下,实现“铜替代”的跨越式降本。
“产业化是一场生态协同的战役。”王文静在高峰对话中指出。华晟联合迈为等专业设备厂商,使用层前焊+点胶方案,无需承载膜即可实现高附着力与耐热斑性能,良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。面对多元化市场需求,华晟推出高效型与经济型双线产品,覆盖集中式电站与分布式场景,以灵活产品方案满足全球客户差异化需求。
前瞻布局:以叠层技术叩响光伏未来
作为突破30%效率极限的关键路径,异质结-钙钛矿叠层技术备受关注。华晟已建成钙钛矿叠层实验室及百兆瓦中试线,率先开展连续性工艺验证。王文静在对话中表示,华晟正通过开发低温封装胶膜、多层阻水结构及抗UV材料,加速突破可靠性瓶颈,推动技术红利加速释放。
在谈及行业未来时,王文静直言当前全行业“低价求生”困境,呼吁构建更可持续的发展环境:“光伏产业需要政策与市场同频共振。”他建议通过优化电价机制、储能配套政策及差异化补贴,为技术创新保留空间,同时建立产能动态调控机制,引导企业回归技术创新与价值创造。
“光伏的本质,是用更少的资源创造更多能量。”王文静在总结时强调,在追求效率与成本平衡的路上,华晟将始终以异质结技术创新为锚,为全球能源革命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答案。